投资人到底看不看BP?

图片

“现在的投资人根本不看BP。”

“我花了一个月做BP,发了几十封邮件,一个回音都没有。”

“融资靠圈子、资源、关系,有没有PPT根本不重要。”

这些声音在创业圈几乎每天都能听到。

仿佛在今天,BP已经成了“形式主义”的代名词——写不写都无所谓,看不看也没意义。

但事实并非如此。

BP从来不是“决定你能不能融资”的关键,却往往决定“你有没有资格进入那场对话”。

它的作用,就像你求职时的简历——简历不会让你直接拿到Offer,但没有它,你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正如IDG资本合伙人熊晓鸽所说:“商业计划书的使命,是让投资人愿意见你本人。”


01/BP就是项目的“简历”

你不会因为一份漂亮简历就直接录取一个人,但你一定会因为一份糟糕的简历,直接把人淘汰。

BP也一样。

它不是用来“感动”投资人,而是用来精准传达你是谁、做什么、为什么值得见面谈一谈。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就曾总结:“一份好的BP,应该让人一看就明白你是谁、做什么、为什么你能赢。”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说得更直接:“BP要像讲故事,不是写报告。”能讲清问题,也讲出未来。

所以,问题并不是“投资人不看BP”,而是“你的BP有没有写到点子上”


02/为什么你觉得投资人“不看BP”?

不是他们不看,是你没写好。

常见误区有三:

1. 把BP当作“PPT设计作品”

内容空洞、图表堆叠、概念泛泛、没有“信息密度”与“业务逻辑”。

投资人平均浏览BP时间不超过3分钟,一看就知道你有没有想清楚。

2. 写BP像“写日记”,而不是“写简历”

BP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针对投资人关心的几个核心问题,逐条回应。

你不需要写得很感性,你需要写得结构清楚、重点突出、逻辑闭环。

3. 发得不对、投得不准

再好的BP,如果只是冷发给错误的人,毫无意义。

没有信任背书、没有推荐关系、没有精准路径,BP再好也等于石沉大海。


03/投资人到底看BP的什么?(重点是“简历式思维”)


就像HR筛选简历时,不会看你自我介绍有多煽情,而是看你是否匹配岗位需求。

投资人看BP,也是在找“对口人才”——有没有做成这件事的背景、能力和路径。

以下是投资人最关注的5个重点模块:

1)市场机会与切入角度

不是“你想干什么”,而是“你解决了什么被忽视的、真实存在的问题”,这个市场是否存在“结构性机会”?

✅ 推荐方式:精准定义人群 + 真实痛点 + 错配场景(数据支持更佳)

2)产品方案与落地逻辑

光讲“解决问题”不够,要讲你怎么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你跟别人不一样在哪。

✅ 重点展示:技术/供应链/效率模型/成本机制/成效指标

3)创始人背景与团队能力(简历的核心)

投资人想知道的不是你有多牛,而是你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有没有证明过自己、有多大的执行力。

✅ 推荐呈现:用项目结果、历史经验说话,而不是职位头衔

4)商业模式与增长路径

你打算怎么赚钱?这个赚钱的方式能否放大?有没有可持续性?

✅ 核心:清晰的收入结构 + 客单价/转化/生命周期 + 增长路径拆解

5)融资需求与资金使用计划

投资人最关心这两件事:

·钱花去哪了?(用途清晰、分配合理)

·花完之后能不能起飞?(阶段性目标有没有“资本杠杆”效应)

✅ 投资人不是在找“完美答案”,而是在寻找“你有没有认真想过”。


04/BP再好,也要“送到对的人手里”

很多人把BP当成“广播材料”往处发,然后抱怨没人看。

但融资从来就不是撒网打鱼,它更像是猎头匹配——精准定位投资人画像,找到合适入口,精准传递。

几种常见路径及优先级:

图片

记住:BP是引子,不是武器。

你的目标是“争取一个见面的机会”,而不是“靠一份文档打动人”。


05/怎么写一份像“高质量简历”一样的BP?

一份优秀的商业计划书,就像一份打动HR的简历:信息明确、重点突出、逻辑清晰、能迅速传达你是谁、能做什么、为什么值得被选中。

推荐结构(建议控制在10页以内):

1.项目一句话介绍

用一两句话清晰说出你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个方向有价值。

2.目标用户与核心痛点

精准定义受众,明确他们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或需求。

3.产品/服务解决方案

说明你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突出产品形态与用户使用路径。

4.市场空间与切入点

不仅描述市场规模,更要说明你切入的位置和时机优势。

5.商业模式与盈利机制

讲清楚你怎么赚钱、凭什么能赚、未来能放多大。

6.竞争格局与差异化优势

说明市场对手现状,以及你在哪些关键维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7.团队构成与关键能力

强调团队与项目的匹配度,突出过往经验、执行力和资源协同。

8.进展成果与验证数据

用数据/案例/用户反馈展示阶段性成果,增强可信度。

9.融资计划与资金用途

说明本轮融资金额、主要用途、对应的业务里程碑。

10.长期愿景与退出机制(可选)

展示你对行业未来的理解,以及潜在的退出路径。

每一页的目标不是展示信息的“数量”,而是传达判断的“质量”。

BP不需要“面面俱到”,而要句句有“投点”。

始终围绕一个问题来写:看完这页,投资人愿不愿意进一步了解我?

如果你能像写一份打动HR的简历那样写BP,那你就已经领先了大多数竞争者。


写在最后/你连简历都写不好,怎么指望拿Offer?

商业计划书是你迈向融资这条路的第一步。

它不是“敲开投资人心门”的钥匙,但至少得是一块像样的门牌——让人知道你是谁,值不值得进来了解一下。

如果你正在思考:“我的项目明明不错,为什么没人回我BP?”

也许答案是——你还没写出一份值得看的“创业简历”。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

BP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做得好不好”的问题;
不是“形式”,而是你和投资人之间的第一场正式对话;

那你可以考虑交给专业团队来打磨。

「疯狂BP」定制服务,专为早期创业项目而设计,服务内容涵盖:

✅ 从投资人视角出发,重新梳理商业逻辑

✅ 深度沟通你的业务模型与可行性路径

✅ 帮你挖掘项目的核心亮点与竞争优势

✅ 提供融资计划建议与估值策略指导

✅ 全程由资深BP顾问参与内容制作与表达打磨

✅ 搭配版式设计、图表优化与专业视觉呈现

✅ 交付成品BP约22页,结构清晰、逻辑闭环、视觉专业

我们不做模板套壳,而是陪你把故事讲对、讲深、讲动人。

让投资人愿意打开那封邮件,更愿意走进下一场对话。


头家创投局——创业者的好帮手
为创业者提供最实用的投融资工具及资讯
模板丨工具丨合同丨财务生成丨投资渠道行业研报
图片
疯狂BP已经为5000+早中期项目进行BP服务
辅助融资金额30亿+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