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客成本一毛钱!高裂变小程序背后的底层逻辑

解读2018-07-03

小程序“趣拍卖”抓住年轻人的市场,让微信好友竞拍时间、技能、故事、物品,一经推出立刻引爆朋友圈。“趣拍卖”开发者鉴锋擅长微信生态的用户裂变增长,为腾讯科技、知乎、网易云课堂、喜马拉雅、三联生活周刊、沪江网校、创业邦、知识星球等公司提供用户裂变策划服务。

(本文转自媒体号:newrank

6月30日在广州,由新榜主办、有赞联合主办的小程序千人峰会上,鉴锋做了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已经嘉宾确认,以此奉献给行业同仁。
 
 
分享嘉宾:运营深度精选CEO 鉴锋
 
大家好!感谢新榜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自己做小程序的一些经验。
 
我们做小程序是从今年3月开始。最开始的时候,主要帮做知识付费的公司做一些微信用户裂变的策划。我们做小程序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是,没有公众号或者其他业务的支撑。
 
开始设计小程序时,我们就在思考,之前做H5、微信群和朋友圈裂变的元素,能否直接在小程序复用。结果,我们发现其实完全适用。
 
容易裂变的人群有哪些行为特征?
 
简单给大家介绍比较容易裂变的人群都有哪些行为特征、有什么样的社交关系链。
 
我们做裂变活动时都会遇到一个数字的节点门槛:100万UV,甚至100万PV。它就会在整个行业里,形成所谓的爆款事件或者行业新闻,甚至有些测试类的活动直接被封。
 
比如5月,《腾讯没有梦想》这篇文章刷爆了整个互联网从业者的朋友圈,甚至被很多家媒体报道,但是第二天文章作者潘老师说,他们的文章也就100万的阅读。对于公众号大号来说,100万阅读只是起步价。像微信红包最开始的时候,400万用户的瓶颈也是非常明显,后来随着春晚走进了亿万家庭里。
 
我们总结了三点裂变活动的用户行为特征。每次基于这三点用户社交关系链的特征去做引爆,基本上屡试不爽。
 
1. 用户关系链“垂直密集”
 
 
在座的都是做新媒体的或小程序相关的从业者,我相信我们能够覆盖到微信所有做小程序相关的所有社群。大家可以把直播链接丢到这些群里,你们会发现新榜小程序峰会基本覆盖了所有主流的互联网圈,整个互联网的圈层用户非常密集。
 
2. 行业KOL的节点效应
 
如果你加了一些行业大佬、行业KOL的微信,那么他们分享的文章,你更加会看,因为他的权威性更高。再加上用户关系链密集,因此我们会在做裂变时,会找一些行业KOL集中引爆。
 
我们做过好几次活动,起初专门找普通人丢到普通的群、发朋友圈去测试。但是找行业KOL引爆时,跟风效应非常明显。尤其是同类型KOL,好友重叠度非常高,同一时间发会让他们的普通用户和交叉用户形成为什么这么多人在发的错觉,进而引爆。
 
3. 各垂直行业“互联网化”进不一
 
很多时候一些好想法和活动在不同的行业里、不同的客户身上重新复制,都是非常有效的。不同的人群里的喜好、行为以及用户社交关系链的特征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了不同的内核而已。
 
小程序裂变实操案例详解
 
第一,“历史无新事”,我们可以按图索骥。
 
比如PC互联网时代有插件和工具,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工具类App,小程序里现在火的名片类和相册类也都是基于工具属性,围绕场景搭建小程序。因此,我们可以围绕有哪些好玩的类目和创意和小程序生态更加融洽做选题。
 
 
很多QQ空间和新浪微博曾火过的测试,放到微信朋友圈里又能够再火一遍。比如像之前流行的马化腾生日送QQ黄钻,现在各种佛祖保佑之类的文章,还有很多小游戏都能直接在QQ空间里找到对应的东西。也就是说,平台演化,但人性不变。
 
 
做好选题后,很多人会掉入一个坑:很难产生裂变。一方面是没有结合社交关系链的特征,另一方面是还有最重要的、本质、致命的问题是,开发者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但用户凭什么帮我们去传播,产生裂变。
 
其实是满足了两点,第一是满足情感诉求,打动用户,让用户想去宣发,在朋友圈传播。第二是利益,给他钱或佣金,就会帮我们传播。我们需要站在共情的角度去思考。
 
第二,选择裂变的场景。
 
现在裂变无非是朋友圈和微信群,但两者之间有非常巨大的差异。朋友圈裂变效率最高的是站在利己的角度上,展示用户的独特性,让用户可以炫耀、装逼。比如“西瓜足迹”的装逼成本这么高,让用户自己去选,但大家还是乐此不疲。
 
 
而微信群裂变更适合利他的角度。比如,以用户的名义给朋友发红包,用户反而非常高兴。即使他打了广告,在群里反而觉得自己振振有辞。
 
 
除了朋友圈和微信群的差异,我们观察到的另外一个差异是基于下沉用户的。我们去下沉城市做裂变时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没有引爆渠道,这些下沉用户朋友圈没有KOL。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主流裂变活动在下沉城市里,基于朋友圈裂变其实是无效的。
 
后来发现,这些人的主流裂变入口就是微信群,为什么最开始我会有这样一个误差?
 
在座的各位微信群可能都超过三十个,有些更夸张的可能是一百个以上。很多人基本上是不看微信群的,因此策划也会陷入这样一个误区。
 
但是这些下沉用户的微信群基本上都没有开免打扰功能,因此微信群流量非常高。我们有一个小程序的会话来源占比窗口超90%,其他来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是准备工作。
 
做裂变不可避免被封,简单分享下我们一些被封经验。
 
很多时候我们去撸微信流量,其实是破坏微信生态的。只有给小程序生态带来向上的作用时,再去做一些适当的裂变营销,才会相对宽松。
 
功能型产品和一次性的营销型产品不一样。有些产品就是用来裂变、导流,就不用管封不封了。但如果辛辛苦苦做的小程序被封,你自己就会非常心疼。因此,我们很多时候会让用户去做二选一,比如现在收下10块钱,但分享可以得20块钱,这种选择还是相对允许的。
 
这些规则在微信的文档里都有,只有真正懂这些规则,才有办法绕到相对一些允许的界限,包括不带参数的二维码。扫码流量入口如果百万级的,比较不容易封。但如果是带参数的二维码,在几万或是十万的时候,经常会触动故障。之前西瓜足迹引爆就是用不带参数的二维码。
 
另外,注册起名时都会用微信指数来做判断,可以让名字自带流量。
 
 
第四,设计产品,做到页面简洁、路径单一。
 
像京东618也在推拼团购,但京东的拼团和拼多多的拼团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差异在于,京东还是中心化流量分发的思维。用户进入后,京东会尽可能多地罗列选择。因为流量非常贵,要尽可能地给用户多的选择,不要浪费流量。
 
 
但是裂变的原则是路径必须要非常单一,不要让用户有非常多的选择,只要让他有一个选择即可。我们做产品时,都会说列一个用户路径,如果用户点击不是为了分享,最终结果不是裂变,那我们宁愿把它砍掉,因为前期流量非常珍贵。
 
第五,关注产品细节,用小白视角和共情心理。
 
很多小程序产品的新手引导做得非常糟糕。大家都在说,现在微信最大的红利是下沉用户,但其实下沉用户根本没有用过非常复杂的App。如果没有新手引导,作为新用户,很多路径都是不清楚的。
 
所以,在设计海报时有裂变海报的设计要素,保证用户在刷朋友圈时,即使没有点开图片,也要明白图片到底讲的是什么,这样子才会感兴趣点开,有下一步的动作。
 
产品细节需要开发者重新模拟用户路径时,和用户共情:用户在这个页面,为什么点这个按钮?这背后是有什么利益?是情感还是利益在驱使着他?
 
再和大家分享两个我们上周测试过的案例,包括直接利益驱动用户传播。
 
之前我们给新用户打钱,最低是1块,前阵子改成3毛。用户一开始是不信任的,但在转发后,用户能获得奖励,我们直接给他3毛,实时到账用户的微信零钱。这样的方式让用户留存率超过90%,非常忠诚。
 
我们一开始投放是找四五线城市的几个学校,整体数据是正常的翻倍,基本上能做到1毛钱一个用户。直到有一天被羊毛党发现,10分钟内来了24万用户,后来我们就把它给关掉了。
 
 
第二个是我们发现,给用户发匿名聊天消息时,10个用户基本上只有0.5个用户才会发。于是,我们就让系统会自动以用户名义给好友推一条服务消息,比如“哈罗,好久不见”、“哎呀,认识你非常荣幸”“公司就你对我最好了”这些非常模糊的撩人利器。这个产品细节的改动导致用户参与度提升了50%以上,裂变率提升了10倍。
 
 
第六是留存和创新。
 
很多产品细节不是别人打败你,而是我们自己打败自己的。只有不断地玩这些好玩的事情,调整细节,可以做到非常快起量。开发者可以围绕一些别的行业里,比较好玩的事做微创新适用场景,试错成本非常低。
 
 
不管我们做裂变还是做其他东西,首先要提供给用户价值和好玩的东西。微信之所以不封我们,支持我们,让我们能在小程序生态里发展,也是因为我们做了对小程序本身有价值的事情。
 
其次就是最赚钱的事情,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小程序,发现每个小程序都能收回成本。因为微信非常伟大的地方在于,微信支付的基础设施做得非常完善。
 
大家可能都听过一句话,中国13亿人,每个人给我1元,我就成了亿万富翁。微信小程序让这句话成为一种可能。如果我们埋了一些支付点,用户支付率会非常高。39元以下的UV到付费率,我们能做到30%以上,更不要说一两元的。所以小程序是最好的变现工具。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给用户提供价值,做自己赚钱的事情。”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newrank,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疯狂BP免费在线商业计划书制作工具,提供各行业海量风格模板,创业计划书范文教程,此外还有专门团队提供商业计划书定制优化融资对接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