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们,开始“没电”了?

干货2022-07-18


2021年,共享充电行业还很热闹:怪兽充电成功上市、小电科技二战港股、街电与搜电合二为一。


头部共享充电宝企业的上市、合并、扩张一系列动作加速了市场上的洗牌。


如今,共享经济风口落下、流量红利消散,进入存量市场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急速亏损、肆意厮杀,走起了下坡路。



尽管共享充电宝企业顽强地活了下来,但赛道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从行业头部玩家来看:


在过去的半年里,街电和搜电合并成立的竹芒科技几乎没有相关市场营销的消息;


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已连续三个季度亏损,2022年第一季度几乎亏损一个亿;


小电科技也在三月被爆出裁员近2000人的消息。


共享充电宝的寒冬已经来临。






#01
扩张之后



风来之时,共享充电宝企业沉浸于资本游戏的狂欢之中。


自打一开始,共享充电宝企业就是依靠融资扩张的。


共享经济诞生初期,充电宝是最火的投资风口之一,红杉、腾讯、IDG等先后入局,巅峰时期全国涌现出上百家共享充电宝企业。


在烧钱抢市场的阶段,融资数额的多少几乎决定了企业的市场份额,很快怪兽充电便拿下了行业第一,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共享经济第一股”。


然而,疯狂扩张伴随的是口碑的日益崩塌和价格的日益增长。


数据显示,小电科技的投诉消息高达20770条,怪兽充电为10111条,投诉原因包括机器故障、胡乱扣费、好借难还等,且投诉数据还在日益高涨。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长期的利润下滑,共享充电宝企业纷纷涨价,由最初的1元/小时提升至高达8-10元/小时,平均价格为2.2-3.3元/小时,标价在每小时3元及以下的机柜占比39%。


消费者抱怨连天,并有不少人在网络上表示“以后不会再使用共享充电宝”。





#02
被抛弃的充电宝们



事实上,除了因为大规模扩张而导致的口碑问题,充电宝企业被投资者抛弃的深层原因,无非是它们不再能带来庞大的收益。


一方面,大环境疫情反复,共享充电宝的营收高度依赖于线下商圈人流量,而疫情无异于给各商圈、旅游景点等人群密集场所按下“暂停键”。


流量的断崖下跌导致收入锐减,但人力、运营方面的成本并没有降低,自然而然会产生亏损。



另一方面而言,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有着显著弊端,早晚都会亏损。


由于充电宝产品差异化不明显,消费者对充电宝也基本没有任何品牌意识,取用是否方便就成为了用户选择产品的唯一标准。


因此,电柜放置点位POI成为品牌争夺的关键。



对于充电宝供应商来说,点位量是决定其收入规模的关键因素;但对于下游商铺而言,共享充电宝服务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并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二者交易地位的不均等,导致在一些充电宝供应商想要拓展的消费场景,需要向商家缴纳入场费,或者与商家根据收入进行分成,少部分情况下,两种模式还会合并。


2019-2021年,怪兽充电支付给商家的入场费和佣金占收入比例由48.2%提升至61.1%,行业内卷导致企业利润被无限挤压。






#03
共享充电宝的自救



当格局基本确定,资源的争夺已经接近尾声之时,摆在共享充电宝“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通过企业合并减少内耗;

要么达成一致协议,与商家共建分成标准。


然而站在人性的角度,企业又难逃利润最大化的诱惑狙击。


共享充电宝企业纷纷深陷困境,从根本上看,主营业务尚未完全跑通商业模式,在烧钱抢市场的热潮过后,各大平台又难以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从当前来看,共享充电宝行业各大玩家一边苦苦维系POI,一边不约而同地寻找第二增长点。


7月1日,搜电公众号悄悄改名为“YoGo悠购甄选”,媒体分析搜电准备学习新东方直播带货转型,不过目前“YoGo悠购甄选”尚未正式开展直播业务;还建立了口罩生产工厂准备做口罩生意。


怪兽充电也开始频频尝试各种突围方向,宣布要布局白酒、礼品机、智能零售柜、电子烟、IP玩具柜等行业,在多元化道路上不断做出尝试。



小电科技也踏入了短视频转型之路,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将为点位和其他企业提供短视频和直播营销解决方案。


对于玩家们而言,既要解决赔本赚吆喝的现状,又要拓展第二增长曲线,找到可持续的盈利之路,本就有难度。


随着手机厂商技术迭代更新,电池容量越来越大,留给共享充电宝们思考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疯狂BP已经为1000+早中期项目进行BP服务
辅助融资金额10亿+
了解定制服务请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