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该向微信学习:把用户当做朋友

导读:1月15日,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一年一度的科技风向标,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在广州举办。微信团队首次披露了小程序上线一年来的成绩单:58万个小程序、1.7亿日活用户、覆盖逾100万开发者和2300个第三方开发平台,一个开放而生机勃勃的移动互联网新生态正在形成,且持续保持快速迭代。而上线才半个多月的小游戏,也已获得3.1亿用户和远超行业均值的留存率,潜力巨大。(新闻源自腾讯科技)

(本文转自公众号:  MacTalk

来广州参加微信公开课,最吸引我的当然是张小龙的演讲。微信十亿+用户了,我们总是想知道这个沉默的掌舵人,这个把小游戏打到 6000 多分的程序员和产品经理,到底是怎么看待微信和他的用户的。

龙哥会不会出来演讲呢,问了几个微信的朋友,大都守口如瓶,说如果小龙出来演讲就是惊喜啊。我拿这个问题问了冯老师,冯老师毫不犹豫的说,讲啊,否则我们来干嘛?

我觉得也是,凡世间绝顶人物,总是寂寞,总会出来说点什么吧,神也要俯视人间啊。

果不其然,微信公开课现场小游戏(跳一跳)对抗,张小龙在打出了 997 的高分之后,从幕后转到了前台,他腼腆的告诉大家,那个,我今天有点紧张,其实我的最好成绩是 6000 多分。随即他开始了张小龙风格的第三场公开课演讲。

以前在写演讲的时候说过,张小龙的演讲风格属于「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他的演讲技巧就是没什么技巧,一般都是语调平缓,逻辑清晰,平铺直叙,姿态也很单一,右手插兜,左手偶尔比划一下,比如今天他在演讲的时候一直在拨弄耳边的耳麦,似乎不太舒服。演讲过程通常很流畅,偶尔他会在几千人的目光里停下来,似乎陷入了沉思,实际上是在组织语言,或者想一下后续的主题。

张小龙公开演讲没做过 Keynote,每次都是脱口,有时候会拿出手机来看下内容提示。今天没用手机,因为工作人员给他做了提词器,结果翻页还翻错了。有个间隙张小龙停下来,对观众说,我今天不用掏出手机,因为我做了准备,有提词器,不过工作人员翻的太快了,我在等他们给我翻回去,因为上个主题还没讲完。台下哈哈大笑,张小龙不动声色,提词器正常后又开始继续演讲。

这些都是张小龙演讲的一部分。

在这个唯快不破的信息时代,张小龙演讲的全文在当天上午已经公布到了网上,建议大家去看逐字稿。我想说的是,这次演讲对我最大的震撼就是今天的标题,微信把用户当做朋友的态度。这个理念是在张小龙演讲中随口带出来的,我看很多媒体都忽略掉了。但如果你正在打磨自己的产品,可能不会轻易放过这句话。

关于产品,张小龙始终坚持,好的产品是会说话的,微信目标是要做互联网上最好的工具,而这个最好,是由产品和用户来说的,而不是自己去说。微信在做功能的时候,选择标准是什么?是这个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而不是说它是不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东西。

张小龙说:

有很多人会说微信很克制,微信很有情怀,但是内部我们从来没有说过「情怀」两个字,也从来没有说过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因为做一个好的事情并不是克制什么,而是要判断什么样的事情是该做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对错,这样一系列的判断很理性的过程,而不是靠一个感觉我这样很有情怀就好了,所以大家看到微信好像每一个版本的变化不是非常大,但是包含了很多选择,更多是一种舍弃,很多事情我们做了,但是我们觉得不好,就舍弃了。

如何去保证对错呢?事实上用户看到的每个功能特性,都是张小龙和他的团队经过确定性的选择释放出来的,他需要确保这个系统和框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是干净的,优雅的,符合微信审美和原则的,而这个原则就是把用户当做朋友,不做任何可能骚扰用户的事。

做产品我们常说,用户是上帝,要让用户爽才行。去年读了一本《用户思维》,大意是让产品形成口碑营销和事实营销,一个产品需要持续成功,仅仅被人使用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人谈论和推荐。每时每刻,人们都在谈论他们自己喜欢并离不开的东西,这种谈论可能是面对面的,也可能是博客、公众号文章、微博、朋友圈等形式,无论如何,人们总在谈论这些内容。

张小龙说这还不够,我们要把用户当做朋友。朋友是什么概念,就是产品和用户是平等的。产品不会去迁就或讨好用户,用户则自由的在产品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或工具。

举个例子,我们在很多产品里面都会看到「您」这个字,但是在微信我们说不能对用户称「您」,而是「你」。我们并不需要用一个很尊敬的态度称呼用户,而是应该当朋友一样称呼,所以应该是一种很平等的关系……因为我们一旦对用户过于尊敬,那说明我们可能怀有目的,可能需要骗一点什么东西过来。

所以说尊重用户,意味着我们可能把用户当做朋友,意味着我们必须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当然也意味着别的什么 —— 比如:我们不会去看用户的聊天记录,从微信第一个版本的时候,它的系统就是这样设计的。我们从来不会给用户任何骚扰信息……直到现在还是把它当成一个几年以前刚刚面市的一个产品来看待,我们希望能继续保持这种心态。

微信不会去感动用户,因为故意去感动一个人是对他的不尊重,微信不会告诉用户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微信内部一直秉持去中心化的态度,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产品哲学。

把用户当做朋友,就是我本次微信公开课最大的收获。

文章写到这里已经可以结束了,但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具体的信息是我感兴趣的,总结一下,希望你也有兴趣:

1、关于公众号的赞赏,微信与苹果达成了一致,这个功能会回来,不过微信系统中会引入作者这样一个角色,赞赏应该属于文章作者的,而不是公众号。

2、订阅号的独立 App 会发布。我参与了两个版本的内测,与外界很多误读不同,这个订阅号 App 主要是给公众号作者使用的,用来管理文章、素材、发布信息和回复读者消息等。从首次内测到今天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我历经两个内测 App,就自己的使用感受而言,离最终发布应该还会有点时间。

3、微信会始终秉持去中心化的态度,不做推荐和信息中心,让最有价值的服务自己浮现出来。订阅号和小程序,都是去中心化的。用户应该自己选择。

4、订阅号会鼓励发布短文章。

5、微信团队会给小程序最多的时间、最大的精力和最好的耐心。从抽象的角度去看,小程序是一种更为流畅的信息载体,它会把线上、线下和用户更有效的连接起来,让用户更加方便的获取信息和服务。小程序与 App 不是冲突的关系,而是功能和场景的互补。随着小程序释放更多的能力,二者之间的连接会更加紧密。如果你问我该做 App 还是小程序,我的回答是,如果资源允许,当然是要两个都要做,但同一个产品,载体不同,功能和展现方式也是不相同的,不是简单的移植。

另外,小程序后续会增加广告组件,这样看来,即使你做的是免费的工具小程序,比如冯老师的抽奖助手,只要用户量足够大,也是有机会变现的。

6、2018年,微信会更多的探索线下生活。因为线下的生活理应更加精彩。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MacTalk,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注册疯狂BP,创建投资人想要的商业计划书,开启融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