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云会说“新经济”就是“想像力经济”?

转载2018-01-11

导读:马云曾就“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发表演讲时说:“什么叫做新经济,其实是创造力经济、想像力经济。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知识欠缺,不能因为自己的境界欠缺阻碍了自己的想像力。”

(本文转自公众号: 中欧商业评论

想像力如何发挥效用?在想像力经济时代,你会如何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刚刚结束,一道申论题目就刷了屏。题目是这样的:请深入思考“给定资料5”中的划线句子,“科学、艺术和古文化对于想象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了想象力的源泉”,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本题40分)。

考试结束后,洛可可整合创新设计集团创始人贾伟的手机被打爆了,很多人问他,“你参与公务员考试出题啦”?贾伟一脸茫然说,“没呀”!

这些人之所以给贾伟打电话,是因为他这两年一直在讲“想像力经济”。2018年1月4日,他还在北京组织了一次“想象力大会”。现场有1000多位听众参加,甚至有将近200人站着听完4个多小时的演讲。

什么是“想像力”?

 

洛可可总裁李毅超在“想象力大会”讲了个故事,说:古时候,有个人,看到一头猛犸象受了伤,于是跑回居住的洞穴,告诉同伴这个消息。但那时候,语言和文字都还没有产生,这个人就画了一个猛犸象的图,同伴们心领神会后,跟着他去捕猎受伤的猛犸象了。

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想象”或者“想像”产生的过程。首先,是有真实的“象”存在;其次,是人站在树上看到了“象”;然后,这个人通过“心”把“象” 的“相”传递给别人,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了一个“像”;最后,大家因为共同的想像而统一采取行动。

亚里士多德是最先发现“图像—图式—想像力”思维过程的哲学家。他指出,要想有想象力,首先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存经验;其次要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好奇心;再次,应善于捕捉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进行思维加工,使之变成有价值的成果。

在本文接下来的部分,我用“想像”而不是“想象”来进行讨论。

李毅超讲的这个捕猎猛犸象的故事也描述了一个从现象到想像的过程,可以用图2表示。我们可以按主体和客体两个维度分析,主体一般是人,客体一般是事。主体(人)理解客体(事)所凭借的可以是经验,也可以是思维。客体(事)可以分为现实和虚拟两种情况。

图:从现象,到想像

首先,我们看人怎么凭经验认识现实的事。这种行为可以成为“观察”,观察的的对象是“现象”。其次,我们看人怎么进一步加工观察到的现象,一般是通过“总结”,把现象总结成“具象”。具象一般用在形容艺术创作者在生活中多次接触、多次感受之后,形成的既丰富多彩又高度凝缩的形象,它不仅仅是感知、记忆的结果,而且打上了艺术创作者的情感烙印。

接下来,作为主体的人,会通过思维把具象提升为“抽象”的概念,这个过程是“思考”;然后,思考得来的抽象概念和现实结合,变成能够激发“创新”的“想像”;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想像”不是最后一步,一定要能运用到现实中,才有意义。所以,最后一步是,“想像”促进创新,并把创新成果变为现实,变为可以进一步被观察的现象。这个“从现象,到想像”的过程就此开始循环往复。

读过《人类简史》的人都知道,这个“从现象,到想像”的过程贯穿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这个过程就是人类认知革命的过程和繁荣发展的过程。那么,“从现象,到想像”的过程在当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有什么具体的影响和意义呢?

我们来着重看看新制造和新零售。

从制造力,到创造力

 

先来看新制造。什么叫新制造?2017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谈了“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他认为,现在的制造生产模式是B2C(商家到消费者),而未来会转向C2B(消费者到商家),即按需定制。未来制造用的机器是数据驱动,生产将会更加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企业应该注意物联网的变革对行业的影响,等等。

简单来说,和传统制造相比,新制造就是更加具有创新力和创造力的制造。那么,企业怎么样才能从制造到创造呢?

图3:从现象,到想像

如图3,如果我们按人和物两个维度来看,人可以动手或动脑,物可以是新或旧。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用手按旧的方式制造物,靠的是制造力;如果除了用手制造,人们还用上脑子来理解制造的原理,这时候,就用上了理解力;进一步,如果用脑来思考怎么样做出新的东西或用新的方式做东西,这时候,发挥作用的就是想像力了;更进一步,把想像力落地,用手把新的东西做出来,就成为创造力了。

所以说,创造力就是落地的想像力,想像力是新制造的基础。

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

 

我们再来看看新零售。除了马云在云栖大会上讲新零售,雷军也在讲新零售。2017年罗振宇在跨年演讲里说到,这两位大佬在同一天在不同的场合都讲了新零售。那么,什么叫新零售呢?

按照雷军的说法,小米的战略主要有三个方向:物联网、新零售和消费升级。我们可以用图4中的矩阵把商业的对象分成人和物两类,还可以把人和物分成主动和被动两类。这样,就有了四个象限。

图4: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

小米把自己的手机定位于“互联网手机”,刚开始几年没有线下店,所有手机从线上走。先通过“年轻人手机”的概念吸引铁杆粉丝,把用户定位在发烧友群体,再通过挖掘发烧友的需求和吸引他们参与设计形成小米产品基本的特点和调性。同时,不断扩大粉丝群体,把用户从发烧友扩大到喜欢分享的年轻人,建立稳定的社群,并在社群内测试手机的各种新功能。当核心社群和产品核心功能稳定后,小米开始利用社群和新媒体进行大范围传播,提高小米品牌在大众用户中的认同度,同时开始快速量产。在手机产品系列成型后,小米开始挖掘手机用户的多元需求,并形成了包括手机、手机周边、智能产品、生活耗材等产品系列和相关企业的生态系统。所以,小米走向新零售的第一条路径是社群经济(图4中从传统零售到社群经济)。

“走进用户的需求链”是小米的另一个重要的战略。在《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里,是这样描述小米生态链形成的逻辑的:“所以小米生态链的投资圈层,是围绕手机展开的。投资的第一个圈层,就是手机的周边,因为这是我们相对熟悉的战场,也是我们拥有庞大用户红利的领域。慢慢地,我们逐渐摸索,便形成了一个投资的三大圈层:第一圈层是手机周边产品,比如耳机、小音箱、移动电源等。第二圈层:智能硬件。第三个圈层:生活耗材,比如毛巾、牙刷等。”

虽然小米公司没有明确提出“需求链”的概念,但以上描述中的“所以”和“逐渐摸索”等基于的就是用户需求链的逻辑。

用小米的原话说,就是“离手机近的早点儿干,离手机远的晚点儿干;离用户群近的早点儿干,离用户群远的晚点儿干。”我们可以把用户的需求链理解成物联网,小米走向新零售的另一条路径就是物联网。

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找物”是传统零售,“物找物”是物联网,“人找人”是社群经济。那么,新零售是什么,应该就是“物找人”。雷军说过,小米线下零售店的坪效之所以那么高,是因为“顾客进店后,可以闭着眼买东西”。这个“闭着眼”本质上就是物找人。

想像力经济

 

说了这么多,什么才是想像力经济呢?

首先,传统经济是想像力经济的必要基础。原因很简单,没有现实基础的想像力只是空想。一方面,想像的产生是一个从现象到具象,再到抽象,最后到想像的过程。另一方面,想像力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想像力以制造力和理解力为基础,并通过提升创造力影响制造力。

其次,企业平台是想像力经济重要依托。如果我们分析采取想像力经济模式的企业,可以选用“人和事”以及“内和外”两个维度。外部的人是“用户”,内部的人是“组织”,内部的事是“业务”,外部的事是“市场”。我们可以把这四个方面看作组成想像力经济的四要素(图5)。

图:想像力经济

和传统经济模式不同的是,想像力经济模式需要特别关注四要素的想像力。

用户想像力关注的是用户需求的广度、深度和频度,只有需求广度、深度和频度能够保持在较高水平,甚至越来越好的用户需求才有想像力空间;

组织想像力关注的是组织的成员、结构和文化,只有那些拥有进取的成员、灵活的结构和开放的文化的组织,才会有较大的组织想像力;

业务想像力关注的是产品的研发、营销和业务模式,只有那些能够在研发、营销和业务模式上不断创新的业务,才有足够的业务想像力;

市场想像力关注的是市场的潜力、风险和生态环境,只有那些发展潜力大、风险可预测和生态环境友好的市场才有足够的市场想像力。

想像力经济的确正在到来。2017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上,马云就“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发表演讲时说:什么叫做新经济,其实是创造力经济、想像力经济。什么是“新”?“新”就是创造力、想像力,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知识欠缺,不能因为自己的境界欠缺阻碍了自己的想像力,我们更不能因为自己的境界比较低,我们自己的想像力比较低,我们的知识结构比较低去限制别人的想像力。想像力经济和创造力经济就所谓今天的“新经济”。

生活在当今世界的人们,肯定比我们几十万年前祖先的物质生活丰富得多。但我们可能和生活在个年代的祖先面临着一个同样的困境,就是:未来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测的。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份报告显示,近65%的小学生未来要从事的工作尚不存在!我们该如何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想像力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答案。

提出了“想像力时代”概念的Rita King曾说,“在想像力时代,我们可以共同设想和创造我们想要的未来。这不是编织出来的乌托邦,让我们在直面挑战时好受一些,而是让我们能够快速迭代原型、测试想法,改变我们的体制和生活。”

写过《世界是平的》一书的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这个世界今天已经不再按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分类,而是可以分成两类:高想像力国家和低想像力国家。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是在建设高想像力国家还是低想像力国家?我们是在高想像力机构还是低想像力机构工作?我们是高想像力个人还是低想像力个人?我们在培养高想像力孩子还是低想像力孩子?

最后,回想起国家公务员考试题目里那句话:“科学、艺术和古文化对于想像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这里只强调了“古文化”?难道生活在现代文化里的我们就培育不出想像力吗?

这个问题的正确问法应该是:

我们应该怎样获得和发挥想像力,

适应和引领已经到来的想像力经济?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欧商业评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注册疯狂BP,创建投资人想要的商业计划书,开启融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