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和孵化器进场,ICO能否造出一批优秀创业公司?

转载2017-08-17

创业公司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

导读:当前币圈处于“看不清又怕错过”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越要保持清醒和理智,不要被“造富神话”冲昏头脑。

VC机构考虑直接涉足ICO

 

7月12号有媒体报道,曾投资过 34 家上市公司的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和在 fintech(金融科技)素有名气的 Union Square Ventures,都正在考虑直接投资加密数字货币项目,即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

虽然两家机构都曾投资过加密货币相关的创业公司,但是直接参与到 ICO里,还是太“异端”了。ICO 虽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大火特火的概念,但是因为高风险并缺乏监管,玩家还属于小群体小圈子,知名投资机构都处于观望状态。

但是,最近爆出的 ICO 大新闻有点太多。比如上个月,号称能帮助保险公司对冲风险的以色列公司 Bancor ,在三小时内融资到价值 1.56 亿美元的以太币。结果这个记录还没捂热乎,就在前几天被做区块链项目的 Tezos 打破,后者融到了价值 2.32 亿美元的以太币和比特币。

这是什么概念?近几年国内最耀眼的独角兽公司之一今日头条,在 2014 年拥有 1.2 亿用户时,C 轮融资也就拿到 1 亿美元啊。

难怪大家认为:ICO 的泡沫已经过于庞大了。部分人觉得它可能到了破裂的临界点,证据也有:目前最火热的以太币,在六月中旬价格到达历史新高,旋即一个月后跌去一半市值——比坐过山车还刺激得多。(当然,之后比特币又迎来了新一波大涨。)

把加密货币看做创业公司?

 

不过投资机构对 ICO 有着自己的审视。Andreessen Horowitz 的合伙人Chris Dixon 发推特说:“试着把每一种加密货币当做一家创业公司对待”。前文提到的 Union Square Ventures ,其创始合伙人去年写博文阐述——“(对加密货币 startup 的投资)看似偏离了传统 VC 的运作路径,但这么想是不对的。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寻找和投资一款新鲜有趣有前景的技术。这和 VC 此前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投去的关注并无二致。”

我们知道,ICO 就是区块链技术领域的创业公司跳出传统 VC 圈子,寻找发展资金的一种新手段。打个比方,ICO 就和众筹网站(比如Kickstarter)上的上线项目差不多——推出一款新产品,然后众筹融资,最后设计生产并发货给支持者。只不过,Kickstarter 上往往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者产品;而现在通过 ICO 募资的主要是区块链技术相关企业。但是哪些公司可以做 ICO ?——这个其实没有限制,越来越多非区块链公司参与 ICO 是一个重要趋势。

一家创业公司想通过 ICO 融钱,那么,如何解释清楚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以证明不是圈一笔就跑?如果一次性拿到一大笔钱却做不出产品怎么办?或者企业后续发展偏离当初设想呢?——区块链创业公司,发展路径遇到的问题,和普通初创公司都是一个类型。

优秀的初创公司要想不在创立初期倒下,加入一家孵化器,就能在各种管理、研发、宣传、融资等难题面前获得指导和资源。这就是为什么孵化器/加速器是现今的创业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好的孵化器还能帮助风投省去大笔的筛选时间和精力。在硅谷有 Y Combinator 和 Draper University,startups 以能入选这些孵化器为荣耀。而国内有腾讯开放平台和中关村海淀创业园等知名机构。

ICO孵化器是什么?

 

现在 ICO 圈子快速火爆,与此同时引来诸多投机分子和浑水摸鱼者。而ICO 投资者很多是普通个人,那么,如果一家正规孵化器出现,从最初的筛选到后期的产品/技术研发,都给予指导和监督,是否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良币”,驱逐“劣币”呢?

密探最近采访的两位币圈资深人士,给出了肯定答案。

George Li ,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此前创办了 WeTrust.io ,一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助式储蓄和借贷平台,已成功募资数百万美元;Benedict Chan,著名的区块链安全技术公司 BitGo 工程总监。

目前他们正在准备这个“区块链公司孵化器”,同时接洽诸多想通过 ICO 募资的公司,希望从中筛选优秀分子,提供他们从 ICO 初期的市场宣传方案到后续的研发过程一系列的指导和帮助。最好的结果是:“孵化”一批公司脱颖而出,同时自己也建立起良好的名望。

左: George Li 右:Benedict Chan

那么,这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如何甄别,哪些 ICO 项目是优秀和有潜力有前景的?

火爆乱象中,如何发现真正的好项目?

 

George 和 Benedict 向密探阐述了四点判断标准。如果大家有想投资某个加密货币项目,也可以依照这些标准做一个判断。

首先,新发的加密货币(以下我们称为代币)本身必须有存在的意义,而不是被凭空硬造而来。举个例子,如果有人想创建一家卖猫的宠物店,然后发行了一种“猫币”,专门用于在店里买猫——那么“猫币”就是无意义的生造。因为你完全可以用人民币/美元这样的法定货币购买。

与此作对比,我们以一家叫做 Augur 的公司作为案例。Augur 要做的是一个去中心化的预测市场。在 Augur 的 network 中,用户可以就任何事件创造一个预测市场,比如“谁能赢得 2020 年美国总统大选?”或者“《权力的游戏》能不能拍到第20季?”预测对了的人赢钱,错了的就输钱。该公司于2016 年进行了 ICO ,募资 520 万美元,而参与者获得的是名为 REP 的代币。

REP 作为 Augur 发行的加密货币,代表了用户在该网络上的“分数”或者“信誉”。因为去中心化,一个事件的最终结果没有类似于“最高法院”那样的集权机构判定,而是在持有 REP 的用户中选择。用户正确汇报了预测结果,就可以从竞猜者的 REP 押金中分到一部分;如果造假或者给出错误的汇报,那么 Augur 的系统会把这些人的 REP 拿走分给那些正确汇报者。

在 Augur 上进行竞猜,你可以使用以太币;但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汇报者,就必须是 REP 持有人;持有的 REP 越多,你正确汇报竞猜结果获取的“劳务费”就越多。REP 作为 Augur 运转不可或缺的基础,就有了存在的意义。

其次,我们在看一家初创公司,最看重的因素是什么?——是该公司的创始团队。这一思维仍然能有效运用于 ICO 领域。团队靠谱,是判断一种新的加密货币靠谱的必要(非充分)因素。

再举个例子,密探此前曾看到一个 ICO 项目,三名创始人一个来自某不知名 VC 机构,一个是做 marketing 出身,还有一个是和币圈无关联的科技公司工程师;只在“顾问团”名单才看到两名匿名“白帽子黑客”——这样子就要发行新的加密货币募资数百万美元,你在逗我吗?

然后,关于如何“防止创业公司通过 ICO 拿到一笔钱就跑?” George 和Benedict 表示,他们设想的是,将募集的资金分步骤分阶段交给该公司。公司必需要在某个时间段实现技术或产品的预定目标,才能接着获取另一笔接下来的研发资金——孵化器的督促和指导作用也在此体现。因为 ICO项目很快即可在二级市场交易,大家都能看到项目的代码提交和开发进度,以及在测试链和正式链上的运行情况,所以进度是较为透明和容易观察到的。

而作为“孵化器”和顾问机构,George 他们会对申请进入的公司进行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主要集中于团队组成、项目细节、代币的用途和商业模式的可行性等。

区块链领域能否迎来一波大浪淘沙?

 

通过 ICO 募资的公司,同样应该看重长期的发展目标,将自身进展和代币的价值直接关联起来。产品成熟业务做大,代币的实用性才更高,才能拥有更大的升值潜力。比特币如此火爆,其暗网的广泛流通性是重要推动因素。另外,通常进行 ICO 的公司发行的总代币数量有个上限(前文提到的REP ,固定数量 1100 万个),公司自己会持有一部分。投资人拥有的代币,除了金钱价值,一般也携带对公司的某些权力。从这点来看,代币和股票倒是颇有类似。George 和 Benedict 表示,很相信区块链技术的前景,所以他们的机构会更加重视进驻公司的长期发展,致力于建立良好的信誉,得到主流市场的看好和支持。

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市场对其看好——目前的总投资额已经数十亿美元;巨头纷纷在此布局,微软提出 Blockchain-as-a-Service 概念;IBM 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合作测试区块链安全技术;英特尔认为,区块链技术在迎来一波新的高潮,部分领域出现应用层面的落地实施——而这,也是进行ICO 的创业公司机遇所在。

但是最近,越来越多的担忧和质疑涌现,很多人直斥 ICO 是“庞氏骗局”。对此,俩人却向密探表示了乐观之情:

在一个领域有暴利可期时,泡沫和乱象都会纷纷涌现。币圈也会和其它科技领域一样“螺旋式发展”——等这波那么浪潮稍稍冷却,就能看清并淘汰一批裸泳者,让整个环境加以改善;当然,下一次泡沫还会再来,那同时也说明加密货币已经发展的愈发成熟和走向正轨。

VIA: 硅谷密探

点击注册疯狂BP,创建投资人想要的商业计划书,开启融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