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这些降下来的产品,可能再也升不起来了

导读:今天,我们为大家揪出了一些“倒霉蛋”,在一片涨涨涨中,他们的价格或销量却节节败退。现在来盘点一下,2017年那些一降再降,甚至可能再也无法回升的产品吧。

(本文转自吴晓波频道 北大国发院

泡面

 

要说80、90后的学生时代,谁的青春不弥漫着泡面香?每到月底,就到了屯泡面的季节。

但方便食品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方便面销量下滑6.75%,这是连续第4年呈现衰退。不止一家投行调整了方便面主要生产企业的投资评级,并将其标注为“投资前景黯淡”。

有人说,现在消费升级了,大家无论何地、不管多晚都能点外卖吃,吃泡面跟不上时代了。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每周外卖消费3次以上的用户占比高达63.3%。这意味着对一部分城市人群而言,外卖甚至已经超过做饭,成为国人仅次于堂食的常规就餐方式,而过去的唯一选项只可能是一碗泡面+火腿肠+鸡蛋。

然而,外卖仅仅只是在2017年对泡面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实质上在这之前,有两个更重要、更深层次的因素早已开始发酵,那便是铁路提速和流动人口的减少。

截至2017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5万公里。而火车作为曾经的食用泡面的主流场景,如今因旅行时间大大缩短而逐渐淡出。

另一个更加不容忽视的现实是,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比上年年末减少171万人,这是该数据连续第二年下降。而这些流动人口才是真正的泡面消费主力。

过去,一家超市的老板往往可以通过泡面的销量来感知周遭的变化:如果他们家泡面突然销量大涨,那可能就意味着附近又有工地开工了,而这些工人会对泡面进行“垄断式消费”。如今,这样的“指标”却在日益减少。

流动人口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而发展壮大的,从这个角度说,如果我们把泡面看成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晴雨表,那么最近的变化即反映出中国城市化进程逐渐放缓的现实。

但方便面企业却还试图在“消费升级”中救亡图存。2016年,统一限量发售6000碗名为满汉宴的骨汤叉烧面,标价30元,人称泡面中的爱马仕。在这碗泡面中,消费者终于可以吃上泡面广告里才有的肉了。

然而,泡面的问题,真的和肉没关系。

传统汽车

 

2017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63.9万辆和6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7%和51.4%。中国的新能源车的全球份额已高达60%以上。

而与此同时,与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相比,2017年传统燃油汽车几乎被宣判了死刑。

2017年1-11月份,中国汽车产销完成2599.9万辆和258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和3.6%。中汽协发布报告称: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延续2017年缓慢增长的态势,全年汽车销量为2987万辆,同比增长3%。

但如果刨去其中新能源车的增长,传统汽车在部分时间段已经“告负”。

尴尬的是,未来各个国家对传统汽车也并不友好。

德国将于2030年起禁止所有燃油汽车上路。印度也称在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此前,荷兰和挪威提出2025年之前禁售燃油汽车。2017年7月,英国和法国也先后宣布将在2040年禁售燃油车。

而中国工信部2017年9月的说法是:已经开始研究,将制订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

反正都在路上了。

有些燃油和新能源车“双修”的车企,2017年也受到燃油车销量的拖累,以至于“跛脚而行”,但未来,燃油车的销售将更依赖于新能源车的销售。

根据中国2017年提前实施的新能源汽车双积分政策,汽车制造商必须出售足够的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来累计积分。这些积分会影响车厂生产其他汽油车型的配额,也就是说,新能源车卖得越多,才有资格卖更多汽油车。

但这里隐含的一个信息是,由于中国连续七年雄踞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大国,所以对于国外车企尤其是欧洲车企,除了遭遇本土激进的禁售时间表压力外,如果想在中国卖出更多的燃油车,也必须卖出规定比例的新能源车才行。

所以,原本考虑围观的车企如今也坐不住了,开始大量布局新能源车。

除此之外,认怂的还有“老对头”石油行业。

两年前,康菲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雷恩·兰斯称:在未来五十年、甚至在他有生之年,电动车都不会对石油行业有大的影响。但最近的报告显示,他们可能已经不敢如此妄言了。

蓝色为OPEC2015年预期的电动车销量,而红色为2016年预期的电动车销量,先后相差5倍。

“死对头”的承认似乎比什么都靠谱,这个世界是真的要变电动的了。

淘品牌

 

2017年双十一,以超去年500亿的1682亿元成交额落幕。

没错,这是一个上涨的数据。

但我们仔细查看近四年双十一各品类TOP 10榜单。

四年来,淘品牌挤进前十的份额不断减少。

而从增速来看,去年增速过百的韩后,今年双十一销售额增长不足10%,“网红”三只松鼠也在个位数徘徊。

也许不做电商的人,淘品牌这个称呼有点遥远而陌生。

而它们曾经可是双十一的主力军,可以说没有淘品牌,也就没有双十一的辉煌。

淘品牌,是指那些基于淘宝平台成长起来的商家,销量做到一定规模后,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淘宝商家,经过淘宝相关机构认证,授权称之为淘品牌。

在天猫成立之初(当时还叫淘宝商城),传统大品牌尚处于互联网前期的傲娇阶段,因此天猫转而扶植这些淘品牌填充版图、积累人气。

在平台资金和流量扶持下,淘品牌迎来了疯狂的电商红利期,同时,天猫也依靠它们完成了对双十一购物节的品牌打造。

然而,随着传统企业的苏醒,平台的“政策”偏向性也发生了变化。以大品牌、大平台、大连锁、大商业战略为核心的、讲求线上线下同步整合的新零售诞生。

新零售,是2017年最具争议的热词之一。它的提出者马云解释说:“电商就像空军,战斗力再强,也需要地面的配合。”而传统大品牌才拥有成熟完善的线下业态,能够迅速实现线上线下的打通与全渠道的营销。而很多在线下没有完整生意、又缺乏独到优势的淘品牌便在天猫新零售战略中逐渐被边缘化,少了流量扶持,它们的双十一自然也变得畏畏缩缩。

好消息是,认识到这一业态变化的淘品牌正试图重构自己,为了对接新零售,它们抓紧“落地”,将品牌影响力由线上快速复制至线下,以此摆脱困境。

而这也可能是本次“降主题”里最有希望复苏觉醒的一个。

钱包

 

2018年伊始,我们的朋友圈有点忙。

刚晒完自己的歌单,还得晒自己的账单。

但相比记不起自己为何一天听了某首歌177遍,我们更加不记得的,是上一次用现金付款的时间。

根据2017支付宝账单,2017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的移动支付占比为82%,其中,移动支付占比超过90%的省份超过11个。

大家不带现金,店铺也不收现金。

而倍感寒意的银行也表示:最近我这儿委实冷清了不少。根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7)》,从2015年开始,银行卡取现业务金额增长率就开始出现负数,为-1.69%,2016年更是扩大到-10.46%。

如今,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也能用移动支付解决,最后一个带钱包的理由也不复存在。

而相对应的是,“阿里数据”发布的数据也证实:过去3年,整个箱包类的搜索量和增长率均稳步上升,但“钱包”的搜索量在2017年首次呈下降趋势。

过去对于人们来说,出门没有带钱包是一件很窘很逊的事情,但时代却把矛头指向了另一方:如果有个地方不支持移动支付,那可真是逊毙了。

“降”也许对上述许多企业而言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好事,但从导致降的原因来看,好像并非全都是负能量。产业结构的调整、消费升级的需要、现代技术的发展等等,在引发降的背后,都有一波“升”在崛起,而有些“落”本就是“起”的机会。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注册疯狂BP,创建投资人想要的商业计划书,开启融资第一步!